“掘金”不良资产市场,各路资本协同合作成效几何
发布时间:2025/10/10 22:44:24
债掌舵(执行悬赏 债权转让 风险代理 0001)小编整理发布:
8月1日,在广州举行的平安银行2025年特殊资产推介会现场,汇聚逾百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专业投资机构、律所等不良处置服务商,共同探讨不良资产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分享最新的不良资产处置经验与项目,寻找更广泛的投资机会,助推境内不良资产市场持续发展,吸引各路资本入场淘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要推动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各方需努力做好多项工作。
一是持续完善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为了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相关部门可考虑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不良资产转让交易平台,降低不良资产交易门槛,吸引更多不同类型资本参与投资,提升市场交易活跃度。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不良资产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推动不良资产交易合理定价。
二是增强各方合作力度,国际市场成熟高效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主体众多,通过协同合作构建全方位的不良资产处置生态,令众多不良资产“变废为宝”。境内不良资产市场参与者也应加强业务合作,发挥金融体系内各机构协同联动效应,更有效地处置各类不良资产。
三是不断健全资产证券化有关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机构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当前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潜在收益较高,明晰规范的法律制度有助于为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与进一步提升不良资产处置效率保驾护航。
多位不良资产处置业界专家指出,近年特殊资产(不良资产)行业呈现四大发展特征,一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活跃度明显提升;二是市场参与主体趋于多元化,专业能力持续增强;三是处置手段更加丰富,破产重整的运用日益广泛;四是行业监管规则持续规范完善,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平安银行特殊资产管理部(以下简称“平安特管”)总经理尹飞表示,当前复杂市场形势正令特殊资产处置进入“生态竞合”时代,平安银行将持续推进合作生态圈扩容升级、不断丰富清收工具箱与引入新的市场化处置工具、实现特殊资产处置的合作共赢新局面。
处置方式丰富驱动不良资产行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与经济周期轮转,越来越多境内资本看到不良资产市场的广阔发展空间,积极参与不良资产重整盘活处置,助力化解债务风险同时博取可观的投资回报。
据悉,境内资本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主要分成两类:一是直接处置,二是增值处置。
直接处置,主要是根据不良资产自身及抵押物价值,通过资产出售、司法诉讼、清收等手段回收资金,其具体做法包括不良资产转让、自行处置及委托清收等。
增值处置,则通过专业的资产处置能力与投行化运作能力,借助资产重组、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盘活不良资产,让这些不良资产焕新重生而博取较高的资本运作/资产运营收益。
随着不良资产处置手段日益丰富,越来越多不良资产投资机构正着手建立专业的不良资产项目挖掘—评估—处置—运营—投行化运作全链条团队,形成“投资+投行”“收购+清收”“收购+资产重整盘活+转让”综合解决方案,持续强化处置能力,不断提升不良资产处置效率与投资回报。
尤其是针对房地产不良项目的处置盘活,专业投资机构会根据它们的差异化施工运营状况及债务问题,引入破产重整、项目托管、共益债等方式,最大限度助力这些房地产不良项目尽快“重获新生”。
去年,全国法院受理破产案件31288件、清理债务30772.52亿元,盘活资产7902.83亿元。破产重整已成为投资机构盘活不良资产,促进困境企业/房地产不良项目“脱困重生”的一大路径。
近期,国内首单市场化庭外重组成功衔接司法重整项目受到业界广泛关注。所谓市场化庭外重组,即困境企业与债权人、投资人通过市场化协商谈判,以契约形式推进企业债务重组,一定程度提升了不良资产重整效率,实现多方共赢。